刻意壓低自己的英文程度有用嗎

成人英語課程

我收到課堂查詢時,都會問對方的學歷背景,令我可以知道大約程度 / 需要 ‎ 。當中好多人時常附加其中一句:

– 大學程度形容自己: 只有中學程度

– 中學程度形容自己 :只有小學 / 幼稚園程度 

 

試堂時,我問:你點樣去斷定自己只有中學 / 小學程度? 他們都一般回答:不知道 / 我覺得 / 一定是這樣子!

 

我明白好多人對自己的英文沒有信心,因為不好意思 / 慣性 / 謙卑而將自己的英文程度刻意壓低  (部份人甚至隱瞞自己學歷)。正面如實反映你的實際情況,我才可以用最有效 / 適合的方法,去解決你積存已久的問題。等同生病去看醫生,都應該講自己的實際情況,先可以找到最合適的治療。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旅途」,有人前半段學得好,之後少用而完全忘記晒,亦有人後半段 (畢業後) 才認真學習!只要專注自己的「學習旅途」,不需要理會別人的情況!

 

二人小班學習的好處

成人英語課程

 

好多人以為一對一教學是語言學習的最好選擇,但是跟據我的經驗,一對二教學對基礎和中級程度的學生更好。                                                                                                                           .

剛剛開始一對一時,老師當然因應學生的程度,盡量傾談一些關於他們「自身」的簡單話題,例如:工作丶屋企和朋友……等。隨著學生的文法開始進步,話題就應該「逐步行遠」,但又仍未可以如高級程度的學生,同老師去討論特定題目 (他們覺得好大壓力) 。      .

其實,他們需要一個差不多程度的拍檔去一齊練習。過程中,他們能夠見多一倍的錯誤,換句話說,可以學得更快。而且,學生能夠習慣在其他人面前講英文,更加可以建立信心。所以,現時教室好多初級和中級程度的學生都是以一對二形式上課。                               .

正如職業運動員,他們也不是和教練一齊練習,而是和水平差不多的隊友操練。而教練從旁給予專業意見丶制定訓練方向丶指導技巧和建立信心……..等,令他們可以向前走得更高更遠

你都只啟動生存模式的英文嗎?

成人英語

可能你遇過有些人的英文,大致上都可以溝通 (仲好似講得好快) 。不過,細心聆聽會發現各方面都有好多問題,例如:文法用字丶發音等……….簡單講:你不會希望以此為學習目標。

原因就是學習的過程中,完全忽略重要的細節,亦沒有打算再去改,但求對方明白自己的意思!書本上叫「啟動生存模式」(survival mode) !

教室都有學生有類似情況,他們曾經去工作假期,當時完全啟動「生存模式」只想你我明白。現在回到職場,無可能再這樣做 (某些行業也許可以) ,所以要努力改正一些存在已久的問題。

而他們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比一個程度較低的學生更多,因為要不停修正他們腦袋習慣已久,但又問題多多的「生存模式英文」。

不用花錢刻意去學英文?

有否聽過「不用花錢刻意去學英文,在網上找影片和練習就可以學懂」?

先不談學懂的定義,在知識好像隨手可得和免費的年代,學習應否用錢是好主觀的問題。

不過,好肯定那些「綜合自學」是沒有一個系統性的編排,究竟要學那一項文法先?或只集中聆聽先?為什麼影片這樣講,而文法書入面又有另一個講法?還未計算能否真正揀選合適自己的教材!

教室就算基礎程度的學生,上課幾個月都不再需要背誦  簡單的溝通,因為我的編排一定可以讓他們學懂自己組織,由A點到B點,再CDEF一步一步向前。

 

而「綜合自學」看似免費,不過,一段時間之後,付出了最寶貴的時間,仍然看不到結果,唯有繼續在英語迷宮團團轉。然後又聽另一些英語達人的「高見」……….

 

成人英語老師的角色

成人英語

作為私人英語老師,總有機會教授不同程度的學生,在不同的學生面前,我的角色亦有不同:
.
對於基礎程度的學生,我是一個老師 (a teacher) ,教授英語的知識給他們 (文法丶句式丶生字…..等),幫他們打好基礎。
.
對於中級程度的學生,我是一個教練   (a coach) ,我要把他們踢出自己的舒適圈,令他們可以再進一步,向下一個目標進發,例如:不再害怕會話丶不再覺得書寫是難事
.
對於高級程度的學生,我比較像一個顧問 (a consultant),對他們的商業英語作專業分析,並提供客觀意見作參考,並和他們分享以前在外資公司工作的實戰經驗。而會話方面,高級程度的學生好多時都不再單靠老師教的文法 / 生字 (input),而是透過老師的幫助,將學過的東西靈活運用出來 (output) !

獨家擁有的英語問題

好多學生都認為自己積存多年的英語問題是「獨家擁有」。其實,You are not alone………跟據我多年教授成人英語的經驗,大部份文法問題都是圍繞:時態大混亂丶分不到詞類丶看不明白長句子的結構丶中式句子丶意思遺漏……等等。然後,就是聆聽和會話問題。

.

由於被各項文法問題纏繞多年,導致不知怎樣運用,加上身邊「英語達人」的「專業意見」,更令自己對英文失去信心 。當要寫商業英語的時候,就更加恐懼!

.

首先要弄清楚每一個問題,再加上練習和運用,先可以令「獨家擁有」的問題逐漸消失。

 

字典不是化學元素表

好多學生在閱讀時,都有同樣的問題:「為甚麽已經查閲了字典,仍然不明白那個字的意思 ?」,之後得出的結論就是………那個字典應用程式沒有作用!
.
首先,他們誤會了字典是化學元素表,以為C一定是carbon(碳),而O一定是oxygen (氧)!不過,大部份英文字都有多過一個意思,即是坊間所謂的「一字多意」,不可以假定一個字永遠只有一個相對應的中文意思。
.
所以好多老師在課堂上都強調,一個字的意思要對應上文下理,取決於內容(content)。
例如:Rich這個字,當然可以解作富有,亦可解決作肥沃丶油膩丶色彩繽紛丶豐富…….等。如果我做翻譯時,更可能譯做豐盈或豐盛。
.
當然初初開始是十分困難,但漸漸地累積了一定數量的生字,就發現綜合運用的方便之處。

「集百家之大成」的英文詞彙串法

學英文經常都遇到讀音問題,就是某字母在某些詞𢑥不需要發音,或甚至發一個估不到的音。主要原因是:。英文不是Phonetic language,即是一個詞彙的串法和讀音是沒有直接關係!而且,英文詞彙的串法是「集百家之大成」

.

另外,我發現大部份學生都有一個習慣:不停聽讀音,自己卻不跟讀 (暫不討論應否學音標)。其實耳朵和嘴巴是兩個不同的器官,學術一點來説,就是腦袋怎樣組織一個音,和自己怎樣讀一個音。

.

一般來說,大部份人都不能夠只聽一兩次,立即可以流暢和凖確地讀出一個詞彙,尤其是多音節 (長音節) 的詞彙,例如:opportunity, appropriately, immediately……

.

所以聽完讀音後一定要跟讀,連續讀好幾次,並至讀出聲音,就可以越讀越順暢!

你身邊有「英語達人」嗎?

成人英語

由於教育水平提升,每個人身邊總有些「英語達人」,對你的英語運用頗有意見。他們認為你的電郵寫作有問題丶會話不應該這樣説丶或用這個方法學英文是沒有用。不過,當你請教他們時,大多不能夠給予甚麼實際建議。歸根究底,原因好簡單,有意見是因為他們曾經學過英文,不能夠提供建議亦因為只是學過。

.

一般來講,熟練掌握某種技能的人,通常十分明白學無止境,反而比較少去胡亂批評其他人!多以一個互相學習的態度去研究。

.

正如以前的武俠小說,精通某一門派的武林高手,往往也是在深山繼續修煉,有甚麼理由周圍走,這樣容易讓你遇見?

.

至於你遇到的是甚麼 ? Who knows ?

 

語言是由錯誤中學習

 

有些學生時常好緊張問「不正確呀 / 又錯呀」,這個正正是很多人學語言的通病,過份擔心對與錯。

.

認真學習是好,不過令到自己這麽大壓力只會適得其反。其實每個人學任何人語言,都是由不停犯錯開始(包括第一語言)。每對父母都用了好多時間和精力,不停去糾正和修正每個小孩的說話。只是每個人都對自己學母語的時候,沒有印象。

.

另外,語言是用來溝通,這個亦是最最最最根本的目標。所以不需要太擔心犯錯,因為這個是一定,we all learn from mistakes!

.

當然,用英文去旅行時溝通,和工作的商業英語是兩回事,要求更完全不同!換句話說,錯處的容忍能力就一定………..

 

刀光劍影的電郵

商業英語

新學生在大機構工作,因升職後要處理很多「複雜」電郵而上堂。

.

過去幾個月,主要教他應有的商業英語溝通技巧,我時常叮囑必要寫得清清楚楚,萬一…………他每次都說:「我公司的溝通很簡單,大家明白就可以,沒有你說得那麼刀光劍影。」

.

早幾日的課堂,他叫救命話被冤枉延遲進度 ,而電郵更有給予管理層。我說笑:「又說沒有那麼刀光劍影?」

.

我未教書前一直在MNC (Multinational company)工作,亦教過不同公司的商業英語寫作,見盡不少類似情況:在風平浪靜的日子,當然大家明就可以。相反,一有甚麼風吹草動,就用放大鏡來閱讀,並慢慢研究大家的「作品」,看看可否……….

.

那一堂是一個很好的個案硏究,位處中高層的在職人士,要學懂怎樣回覆這個種電郵,要以簡潔丶客觀丶專業去描述整件事 (包括列舉證據都有技巧) 。

.

他説好像打仗開戰。確實有點似,如果你不希望挨打…………..分別只是手持電腦!

導致商業英語問題的真正元凶

商業英語

好多身處中 / 高級職位的人,往往因為上司對自己的英文書寫感不滿時,就誤判為文法問題 (甚至上司都這樣認為)。不過,文法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以下各項才是導致商業英語問題的真正元凶:

.

1. 中英之間轉換

中英轉換時,時常出現 Lost in Translation (這個問題存在於任何語言之間的轉換),即係翻譯過程中遺失了某些意思,令電郵和中文原意不一樣。而最大問題是係自己不察覺,換言之,真正意思沒有表達出來!

.

2. 文法問題

通常做單一練習沒有大問題,因為只需要留意一個部份 (例如:填充題)。當書寫需要綜合運用全部文法時,就出現文法錯誤。尤其時態 (tenses)詞類 (parts of speech),令上司 / 同事 / 客戶產生誤會,尤其時間性 !

.

3. 用詞選擇

當腦袋想起和中文意思類似的字就立即使用,其實因為各有種原因,該字未必是最恰當 !

.

4. 語氣表達

不能清楚表達應有語氣,除了禮貌,工作上還有各種提醒丶僅僅接受丶強硬或釐清責任等語氣。

.

5. 結構舖排

段落次序鋪排奇怪,A項未完結又表達B項,轉頭又回到B項。

.

今時今日,電郵已等同第二套上班衣服。如果一封電郵有以上某兩三項或全部,可以想像專業的感覺有幾大打折扣。

粉红色衫理論

 

好多學生都問:英文會話時,總是不可以在腦袋的生字庫內,立即找出已學過的生字
.
我稱呼這個做「粉红色衫理論」。
.
好多女士都曾經歷過:   早上想找某件粉紅色衫,但匆忙地找遍整個衣櫃也沒有。怎料某日突然又見到那件衫。原因好簡單,整個衣櫃太凌亂,有好一段日子沒有執拾!
.
生字都是一樣,有些學生以為抄寫在生字簿內的字,等於已學懂。其實學過丶學懂和怎樣保存是不同的。好多時生字簿內的字只是剛剛學,談不上擁有。而當這些生字完完全全寄存在腦袋裏,就算真正學懂!
.
有時傳統有它的好處,我非常建議學生建立自己的生字簿,方便隨身攜帶的呎吋最理想,有時間就看看!記憶生字有時十分令人沮喪,因為每個人的記憶都會褪色!

易學難精的商業英語

商業英語

商業英語(Business English)時常被形容為易學難精。除了牽涉到英文文法丶組織結構丶
中英之間轉換丶說話修飾技巧和個人工作經驗之外。商業英語最最最玄妙之處是沒有一個perfect version,主要視乎個別公司 / 直屬上司的準則 (無論電郵丶會議紀錄丶報告等) 。
.
所以好多人都有類似經歷:  新公司不容許你用舊公司的寫法 / 新上司批評你一直沿用而前上司沒有異議的字眼。我以前在外資公工作,或任教公司英語課程時,眼見不少奇奇怪怪的「準則」:
.
– 有公司不容許員工用please的縮寫pls,不過,能夠接受句子沒有subject (真的知道誰人來處理?)
.
– 又有公司加插一些舊式的用語在日常電郵,例如:no adverse comment / the aforesaid / hence (禮貌不是靠冗詞來表達,而「新舊交替」真的合適嗎?)
.
– 又有公司所指的會議紀錄(minutes),其實只要以電郵形式撰寫(當然沒有reported speech)。或經理居然要求下屬不要用段落書寫 (只用bullet points)。
.
其實還有太多例子……總括來說,隨住職位向上,只會越來越需要這個技能 !

文法要學到甚麽地步?

Grammar

雖然我時常強調文法 (Grammar) 的重要性,不過我並不是一個文法控。我的比喻是:語言好像一棵大樹,文法只是一個樹幹。當樹幹穩健之後,就需要發展枝葉,即是運用 (Usage),因為語言的終極目標是用作溝通。

 

我不會要求學生硬記甚麼文法學名 (例如:輔助動詞丶情態動詞丶形容詞片語丶從屬子句……等等。少量的沒有辦法,因為真的有幫助)。當他們有一定文法基礎,就必須要開始運用,即是每種語言的四大範疇「丶寫和閲讀」!

 

透過不斷運用和糾正,才可以令英文各方面有進步,同樣道理,一棵樹幹空心的大樹又如何站得穩?所以要懂得取個平衡!

 

附註:圖片些微偏向Usage並沒有特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