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混淆時態定義?

成人英語

時態 (Tenses) 對以中文為第一語言的學生總是有一定的難道,就算學懂了,亦很容易混淆和忘記。所以必須明白每一個時態的定義,因為時態不是靠什麼提示字去決定。

.

而我發現好多學生記定義時,字眼上時常變動或隨意加插一些字眼。事實上,越不用一套特定的字眼去牢記,就會越模糊和混亂,尤其學得更多的時候。

.

所以,記定義就像一個曲奇餅切割模,令到每塊曲奇完成之後都一樣。同樣地,每次想肯定是否該用某個時態,就要想想是否符合該個定義。另外,平時亦要多做英文閱讀,經過自己再印證之後,才可以有信心地運用。

 

獨家擁有的英語問題

好多學生都認為自己積存多年的英語問題是「獨家擁有」。其實,You are not alone………跟據我多年教授成人英語的經驗,大部份文法問題都是圍繞:時態大混亂丶分不到詞類丶看不明白長句子的結構丶中式句子丶意思遺漏……等等。然後,就是聆聽和會話問題。

.

由於被各項文法問題纏繞多年,導致不知怎樣運用,加上身邊「英語達人」的「專業意見」,更令自己對英文失去信心 。當要寫商業英語的時候,就更加恐懼!

.

首先要弄清楚每一個問題,再加上練習和運用,先可以令「獨家擁有」的問題逐漸消失。

 

導致商業英語問題的真正元凶

商業英語

好多身處中 / 高級職位的人,往往因為上司對自己的英文書寫感不滿時,就誤判為文法問題 (甚至上司都這樣認為)。不過,文法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以下各項才是導致商業英語問題的真正元凶:

.

1. 中英之間轉換

中英轉換時,時常出現 Lost in Translation (這個問題存在於任何語言之間的轉換),即係翻譯過程中遺失了某些意思,令電郵和中文原意不一樣。而最大問題是係自己不察覺,換言之,真正意思沒有表達出來!

.

2. 文法問題

通常做單一練習沒有大問題,因為只需要留意一個部份 (例如:填充題)。當書寫需要綜合運用全部文法時,就出現文法錯誤。尤其時態 (tenses)詞類 (parts of speech),令上司 / 同事 / 客戶產生誤會,尤其時間性 !

.

3. 用詞選擇

當腦袋想起和中文意思類似的字就立即使用,其實因為各有種原因,該字未必是最恰當 !

.

4. 語氣表達

不能清楚表達應有語氣,除了禮貌,工作上還有各種提醒丶僅僅接受丶強硬或釐清責任等語氣。

.

5. 結構舖排

段落次序鋪排奇怪,A項未完結又表達B項,轉頭又回到B項。

.

今時今日,電郵已等同第二套上班衣服。如果一封電郵有以上某兩三項或全部,可以想像專業的感覺有幾大打折扣。

英文會話的恐懼

英文會話的恐懼

 

其實這個是文法基礎不鞏固丶缺乏練習和信心問題,因為是否問句也弄不清,也不知道用甚麼時態,亦確實生字不足,所以不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思。越急越亂,越亂越錯…之後對自己的信心大跌。

.

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和規律的練習,才可以直正擁有一口流利英語。

被動式

被動式

 

有些學生要求把時態逐個重新學清楚,通常會先教一半。當熟練掌握其中6種之後,基本上都能夠應付日常溝通和工作。然後必須要認識該6個時態的另一半 ——> 被動式 (passive voice)。

 

平時溝通多數用主動式 (active voice) ,不過passive voice在英文亦很常用。你可以不用被動式,不過亦要看得懂!某些工作所接觸的文件更因某些原因而大量使用被動式。

英文時態

很多學生也有類似經驗:覺得自己的英文時態 (tenses) 是介乎明白和不明白之間。其實時態每一個分開學習不困難,文法書教過去式,只要跟過去式的轉法就可以。不過現實生活中時態是完全綜合運用,很大機會一段説話需要用不同時態去表達。

 

換句話説,每句説話也要思考當時的情況,是否符合某個時態的定義,決定後再因應每一個時態的要求轉換。而不是只因讀起來順口或憑感覺用某個時態。另外,如果只單靠一些提示字去決定時態 (yesterday, tomorrow…etc),這模式只限於做一些填充練習。而會話或書寫當然不會有提示字,因為每一隻字也是由自己決定。

 

英文一般分為12個時態,主要以過去丶現在和將來的時間狀態區分。

英文時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