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只啟動生存模式的英文嗎?

成人英語

可能你遇過有些人的英文,大致上都可以溝通 (仲好似講得好快) 。不過,細心聆聽會發現各方面都有好多問題,例如:文法用字丶發音等……….簡單講:你不會希望以此為學習目標。

原因就是學習的過程中,完全忽略重要的細節,亦沒有打算再去改,但求對方明白自己的意思!書本上叫「啟動生存模式」(survival mode) !

教室都有學生有類似情況,他們曾經去工作假期,當時完全啟動「生存模式」只想你我明白。現在回到職場,無可能再這樣做 (某些行業也許可以) ,所以要努力改正一些存在已久的問題。

而他們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比一個程度較低的學生更多,因為要不停修正他們腦袋習慣已久,但又問題多多的「生存模式英文」。

怎樣避免混淆時態定義?

成人英語

時態 (Tenses) 對以中文為第一語言的學生總是有一定的難道,就算學懂了,亦很容易混淆和忘記。所以必須明白每一個時態的定義,因為時態不是靠什麼提示字去決定。

.

而我發現好多學生記定義時,字眼上時常變動或隨意加插一些字眼。事實上,越不用一套特定的字眼去牢記,就會越模糊和混亂,尤其學得更多的時候。

.

所以,記定義就像一個曲奇餅切割模,令到每塊曲奇完成之後都一樣。同樣地,每次想肯定是否該用某個時態,就要想想是否符合該個定義。另外,平時亦要多做英文閱讀,經過自己再印證之後,才可以有信心地運用。

 

歐洲的語言標準

香港甚至亞洲普通用IELTS去衡量英文程度。而歐洲則有自己的一套「歐洲共同語文參考
標準」 ,簡稱CEFR (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因為歐洲各國一向有自己的語言,他們設計了一個共同的標凖,客觀去衡量不同的語言
程度,包括英文丶德文丶法文丶葡文丶西班牙文丶意大利文 (還有其他語言)。
.
CEFR 總共有六個級別 (A1 – A2 / B1 – B2 / C1 – C2),A1是入門級,而C2是精通級。
.
不過,學語言考到甚麼分數或等級,很多時未必完全可以代表真實程度。因為任何語言
不單是學校內的科目,考核模式不是能夠回答一條長題目,或計算出一個答案便可以。真實能力十分重要,因為在現實世界很容易現形。

英文國際公開試

英文國際公開試

 

早兩日學生講起某英文國際公開試,他説考試前需要一定時間去凖備,費用亦不便宜。為什麼成績只是有效兩年?

無可否認,當中有商業因素存在的。不過,確實有頗大部分的考生在考取特定等級作升學丶求職或內部晉升之後,不會再如考試前大量接觸英文。正常來說,一段時間之後,他/她的程度真的不等同當日考取的成績 (如果工作上需要使用會好一點)。

再者,考試多少有點特別技巧存在。亦可以在考前用「雞精形式」催谷。

英文是否一種困難的語言?

這個Language Difficulty Ranking出以英文為第一語言的native speakers,學其他語言因應難度而所需要的時間 (當然只可作參考)。

 

正確一點來說,一種語言難與易其實是相對的。十分視乎學習者的第一語言(母語)是甚麼,和想學那一種目標語言,因為Language similarity在學習語言上擔當一個重要的角色。

 

Language difficulty